拒绝舌尖上的浪费!餐桌礼仪从家庭开始培养
【来源:易教网 更新时间:2024-04-17】![拒绝舌尖上的浪费!餐桌礼仪从家庭开始培养](https://www.eduease.com/photo/2024/04/16/1713261693_493.jpg)
爱惜粮食,从娃娃抓起
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,也是每个公民的义务。最近,中央发出了制止餐饮浪费的号召,各地积极响应,爱惜粮食、文明用餐的热潮在全社会蔓延开来。
要让人们珍惜粮食,从小培养节约意识是至关重要的。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,应该把爱惜粮食的种子扎根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,让他们从小就明白食物的珍贵。
最近,有一个视频在网上走红,讲述了一个父亲教育孩子节约粮食的故事。视频中,小女孩总是不肯把自己碗里的饭吃完,浪费了许多粮食。父亲决定用严厉的方式教育她,并表示:剩下多少粒米饭,就做多少道题。
这个教育方式可能有些苛刻,但让我们看到了餐桌作为一个极好的教育场所的潜力。
小动作透露教养
餐桌上一个人的行为举止最能体现他的内涵与修养。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一些“熊孩子”在餐桌上的不文明行为:
- 筷子在盘子里拨来拣去,弄得满桌都是菜肴汤汁
- 还没上桌,就趴到餐桌上找吃的
- 吃饭时东张西望,把杯盘弄得乱响
- 在餐厅里乱跑,蹭来蹭去
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小动作,实际上反映了孩子的教养。
培养孩子的餐桌礼仪
餐桌上的细节是培养孩子餐桌礼仪和教养的最佳方式。家长可以给孩子制定一些餐桌规矩,比如:
- 盛到碗里的要吃光,不能浪费粮食
- 用餐前,长者和客人先,幼者和自己后
- 吃菜时不翻拣食物,不敲打餐具
- 在餐桌上不上蹿下跳,不大声吵闹
这些规矩可以在家庭中制定并严格执行,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餐桌礼仪习惯。
除了这些,王霞在《莫愁·家庭教育》一文中还分享了一些非常棒的餐桌教育小方法:
- 布菜讲究,把外婆爱吃的放在外婆面前,而不是全部放在儿子面前。
- 每餐饭,等老人先动筷。
- 让孩子将夹起的第一道菜先给外婆,然后给爱人,最后给儿子。
- 立餐桌规矩,比如餐桌上不许边吃边聊,做到“食不言,寝不语。”
- 正面鼓励,及时表扬孩子收拾餐桌,端饭拿菜。
- 把餐桌变成书桌,让孩子在餐桌上做作业并与他们互动。
这些方法都非常实用,能够在培养孩子的餐桌礼仪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。
实用小方法培养勤俭节约的好习惯
除了培养餐桌礼仪,教会孩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也需要家长发挥更大的智慧。
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小方法:
1. 以身作则
父母应该以身作则,自己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。在孩子面前展示良好的节约行为,比如不浪费食物,尽量节约用水和用电。
2. 体验劳动生产
让孩子亲身参与一些劳动,比如一起做饭、种菜等。让他们知道食物的来之不易,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。
3. 按需按量供餐
给孩子提供适量的食物,教会他们合理分配,不要浪费。同时,也要教会他们珍惜一箪食一瓢饮。
4. 注重生活细节
在日常生活中,注重培养孩子的细节意识,比如不乱扔垃圾、不随便损坏物品等。这些习惯都与勤俭节约有关。
餐桌不仅是喂饱孩子的地方,也是培养孩子餐桌礼仪和教养的主阵地。借助餐桌,让孩子了解食物的珍贵,参与其中的劳动,有助于提升他们的餐桌礼仪。
如何培养孩子的餐桌礼仪和勤俭节约的好习惯,需要家长用心和智慧。通过以上提到的实用小方法,可以让孩子从小就明白粮食的来之不易,珍惜食物,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