易教网
家长必读:听诺贝尔奖得主谈家庭教育
家教首页>长春家教 >外语学习

家长必读:听诺贝尔奖得主谈家庭教育

更新时间:2024-06-07

父母不该过度管教孩子

一位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曾经分享他成功的经验,他说他的父母从小不管他,让他自由发展。很多家长现在却反过来拼命地管教孩子,但孩子的成长却不尽如人意。那么,这些所谓的“不管”的父母给了孩子什么?他们给了孩子向上的积极性、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。这些都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。所以,家长们要如何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、向上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呢?这是家长最需要智慧的地方。

了解孩子是家长的主要工作

想要孩子进步,只要有决心,掌握一点正确的方法并不难。所谓的方法归根结底就是要了解人,了解家长自己,了解孩子。这种了解并不是说一味地附和孩子,平时一直在说要了解孩子,实际上很少有人真正做到了解。要让孩子改变,必须摒弃唠叨式、数落式、训斥式、包办式等错误的家教模式和嘴脸。

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,叫做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。这是世界上各种文化中普遍存在的规范,也包括对待孩子。我们不希望别人把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强加于我们,同样我们也不应该把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强加于孩子。相反,我们应该给予孩子自己特别喜欢的事情。

举个例子,假设你做了一顿饭,家人却没有给予好评,而是充满埋怨和唠叨,你还会有好感觉吗?如果在做饭的时候还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监督和发号施令,你还有什么好感觉?没有好感觉就没有积极性。

同样的道理,如果你为孩子买了几本书,推荐他读一读。过了几天,你关心他读书的感想,一方面是关心孩子的全面发展,另一方面作为家长也希望孩子喜欢自己买的书。如果孩子长时间都不读这些书,家长会觉得没有意思。如果孩子读了之后很喜欢这几本书,家长会很高兴。这里不仅有家长对孩子的关心,也有家长对自己劳动的评价期待。大人都很在意这一点,何况孩子呢?

家长为什么不研究孩子的心理呢?

家长为什么不研究孩子的心理呢?

孩子做一件事情,他也期待得到正确的评价。如果家长为孩子买了一件礼物,发现孩子不爱惜,你会有什么感觉?同样地,如果孩子很努力地做了一件事情,却没有得到正确的评价,孩子会有怎样的反应,可想而知。

许多作家都很关心自己的作品在社会上的评价。如果你对一个作家说,你哪部作品我看过,印象特别深,你和这个作家就容易贴近。为什么?因为作家希望自己的劳动和创造被人理解。一个做手拉面的师傅工作的时候,有人围观他绝不会反感,相反他会更卖力地表演自己的技术。当围观的人散去以后,拉面的师傅会有些失落。为什么?因为他在表演他的技术,表演他的劳动。

孩子也是这样的。

家长们要将自己喜欢的事情、容易受到鼓励的事情、渴望得到的东西给予孩子,不愿意和不喜欢的事情千万不要给予孩子。

你不希望别人对你唠叨,你就不要唠叨孩子。你不愿意面对训斥的面孔,你就不要训斥孩子。要换位思考,进入孩子的思维。

调动孩子的积极性

调动孩子的积极性

善于进入孩子的思维,做一个成功的家长,最重要的是调动孩子的三个积极性:向上的积极性、自信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的积极性。

一个小公共汽车被推着走,一大群人在全力以赴。为什么他们不直接发动汽车呢?因为车有马达,油箱里有油,发动起来很容易。但他们却选择了用力推,或者着急了打砸一顿,这无疑是很愚蠢的办法。

我们希望孩子进步,希望他们成功,千万不要做那个推车的人,更不要着急地打砸车子。我们要做的是善于发动孩子自身的学习动力。孩子的学习动力主要来自于三个积极性。所以,我们要打破迷信,不要认为只有大知识分子才能培养孩子。事实上,有很多成功的人,他们的父母文化程度很低。

成功的家庭教育在于调动孩子的积极性

成功的家庭教育在于调动孩子的积极性

一个成功的家庭教育在于培养孩子的积极性。如何调动孩子的积极性?这是一个关键问题。希望家长们摒弃错误的做法,最起码要避免挫伤孩子的积极性。大多数孩子的智力或心理发育不好,都是因为家长或学校对他们有挫伤。一面挫伤孩子,一面又希望他们成长为理想的人才,这是不可能的。

作为家长,如果你在一天中通过自己的言行,让孩子的积极性得到一点发展,那你就是个好的家长,就完成了好的家教。时间的积累会让孩子明显地改变。

在“未来强者夏令营”中,我们并不教授数学或外语课,我们做的是调动孩子的全面积极性,包括自信心和创造性。很多孩子经过训练后,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。要让孩子自己走上人生的讲台,建立自信,积极,敢干,肯干,相信自己也能做到别人能做到的事情。仅仅七天的训练就能让孩子有如此大的变化,如果在之后的一两年中,孩子每天都能得到这样的影响,肯定会发生更大的变化。

关键在于调动孩子的状态。如果你被唠叨和数落包围,你肯定什么事都干不成。开车的人都知道,一个人在学车时如果教练一直不停地指示,学车的人肯定无法集中注意力。一个好的教练知道过多的场外指导会干扰运动员的状态。只有简洁、精确、必要的指示才是运动员需要的。

一个球队没有发挥出自己的实力而踢得糟糕,这一定与球队的心理环境有关。一个好的指导应该使运动员能够发挥正常水平,甚至超水平发挥。所以,我们的孩子实际上每天都处在竞技场上,如何让他们进入好状态非常重要。一旦进入好状态,受益无穷。

许多事物都是过渡的,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并不意味着只能在学习上下功夫。一个人的自信心是全面的,一个人的自卑心理也是全面的。在一个方面受挫折,其他方面也会受到影响。同样,一个方面得到鼓励,其他方面也会得到鼓励。

前面提到的小女孩,如果白天踢球没有成功,晚上唱歌、练琴、写字也会受到影响。因为她的情绪和状态不好。一个孩子过去不敢讲话,经过训练后敢上台大声讲话了,他回去会特别兴奋。这种兴奋会马上转化为学习和生活的创造力和自信心。人的潜力就是这样被开发出来的。

我们应该避免破坏孩子的状态。一些自以为是爱孩子的家长天天在破坏孩子的积极性。这岂不是在毁坏自己的后代吗?

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孩子

父母的表情对孩子的影响远远超出父母的想象。一张面孔有时候决定一切。一个家长参加家教培训后,只学会对孩子说“你真棒,你做得真好”。意想不到的是,孩子发生了很大变化。如果家长的水平再高一点,孩子的变化会更大。具体的欣赏和夸奖更有力量。当你正确对待孩子时,你也同时正确对待了自己。

一个人在自己一个人的时候面带微笑,对自己有所调整,但当你面对另一个人并面带微笑时,这个微笑就更真实。环境的烘托特别重要。

当你用正确的态度对待孩子时,你也在调整自己。如果你发愁,对孩子不好,对自己也不好。如果你皱眉头,给孩子压力,对自己也不好。

家长在实施正确的教育方法时,也在重新塑造自己。这对孩子和家长来说都是有益的。

最新文章
  1. 亲子沟通中的问题(亲子关系中的有效沟通)
  2. 高中生如何缓解压力
  3. 孩子心理脆弱是什么原因造成的
  4. 青春期叛逆加抑郁(青春期抑郁症状不明显易被当成叛逆)
  5. 幼小衔接:培养孩子终身受益的教育方法
  6. 大专生可以通过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提升自己的竞争力
  7. 家有2一10岁孩子的赶紧保存,注意力训练,超有用!
  8. 宝宝语言发展:探索沟通的起点
  9. 过早接受学科教育:孩子的负担还是优势?
  10. 心理辅导专家支招:高考减压从“心”开始
最新教员
搜索教员
搜索

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历史 钢琴 吉林大学 东北师大 长春大学 理工大学